文/罗华昌中医
古中医防未病,保民众大健康。图片
中医认为 “五劳” 是长期单一行为耗伤脏腑气血所致。久视伤血,因肝藏血濡目,久视耗肝血,致眼干、头晕;久卧伤气,气需活动宣通,久卧则气机滞、肺脾气虚,见乏力、气短;久坐伤肉,脾主肌肉,久坐气血缓、脾运弱,肌肉失养,伴食少、腰酸;久立伤骨,肾主骨,久立耗肾精,致腰酸、关节痛;久行伤筋,肝主筋,久行耗肝血,筋失养,见筋挛、肢痛。
西医视 “五劳” 为不良行为致慢性损伤。久视使眼睫状肌紧张、视网膜供血不足,致视力降、头痛;久卧减肺活量、慢静脉回流,易感染、血栓、肌萎缩;久坐慢循环、弱肌肉,致肌无力、消化不良;久立加下肢骨节压力,易关节炎、静脉曲张;久行使下肢软组织劳损,致肌痛、肌腱炎。
针对 “五劳” 的经方各有适配,且需明确具体剂量。久视伤血用《金匮要略》当归芍药散,方中当归 9 克、白芍 15 克、川芎 6 克、白术 9 克、茯苓 12 克、泽泻 10 克。当归芍药散调久视伤血,视物模糊可加枸杞子、菊花、女贞子、墨旱莲,增强养肝明目之力;头晕心悸可加阿胶、何首乌、熟地黄、白芍,进一步补充肝血;眼干明显可加北沙参、麦冬、玉竹,滋阴润燥以濡养眼目;若伴失眠,可加酸枣仁、柏子仁、远志,安神助眠;情绪烦躁时,可加柴胡、郁金、香附,疏肝理气缓解不适。
久卧伤气用《伤寒论》黄芪建中汤,方中黄芪 15 克、桂枝 9 克、白芍 18 克、生姜 9 克、大枣 6 枚、饴糖 30 克、甘草 6 克。黄芪建中汤调久卧伤气,气短懒言明显可加党参、山药、太子参、白术,强化补气效果;肢体沉重、水湿内停者,可加茯苓、薏苡仁、泽泻、猪苓,利水祛湿;畏寒怕冷者,可加干姜、肉桂、附子,温阳散寒;咳嗽无力、肺气虚弱者,可加炙甘草、桔梗、川贝母,益肺止咳;食少腹胀者,可加陈皮、砂仁、木香、鸡内金,理气消食,改善脾胃功能。
久坐伤肉用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参苓白术散,方中人参 9 克、白术 12 克、茯苓 12 克、山药 15 克、莲子肉 9 克、白扁豆 12 克、薏苡仁 12 克、砂仁 6 克、桔梗 6 克、甘草 6 克。参苓白术散调久坐伤肉,食欲不振严重可加山楂、麦芽、神曲、莱菔子,增进食欲、帮助消化;腰背酸痛者,可加杜仲、续断、桑寄生、牛膝,补肝肾、强筋骨,缓解酸痛;大便溏薄、脾虚失固者,可加莲子肉、芡实、肉豆蔻、补骨脂,固肠止泻;乏力明显、气虚较重者,可加黄芪、党参、西洋参,补气之力更甚;腹胀不适者,可加厚朴、枳壳、陈皮,理气除胀。
久立伤骨用《金匮要略》肾气丸,方中干地黄 24 克、山茱萸 12 克、山药 12 克、泽泻 9 克、茯苓 9 克、牡丹皮 9 克、桂枝 3 克、附子 3 克。肾气丸调久立伤骨,腰膝酸软突出可加杜仲、牛膝、菟丝子、枸杞子,补肾强骨、缓解酸软;下肢水肿者,可加车前子、冬瓜皮、茯苓皮、大腹皮,利水消肿;畏寒肢冷明显者,可加肉桂、附子、干姜、仙灵脾,温补肾阳;夜尿频繁者,可加益智仁、乌药、桑螵蛸、金樱子,缩尿止遗;头晕耳鸣者,可加天麻、钩藤、石决明、牡蛎,平肝潜阳、缓解症状。
久行伤筋用《伤寒论》芍药甘草汤,方中白芍 15 克、甘草 9 克。芍药甘草汤调久行伤筋,筋挛疼痛剧烈可加木瓜、伸筋草、透骨草、鸡血藤,舒筋活络、止痛;肝血不足明显者,可加当归、熟地黄、白芍、川芎,补血养肝、濡养筋脉;关节活动不利者,可加桂枝、秦艽、独活、威灵仙,通利关节;疼痛伴血瘀者,可加乳香、没药、桃仁、红花,活血化瘀、止痛;肢体麻木者,可加地龙、全蝎、蜈蚣、僵蚕,通络除麻。
需注意,经方剂量为常规参考,实际使用需结合个体情况调整。中医讲究 “千人千方”,每个人体质、症状轻重不同,不可照搬剂量用药。若有 “五劳” 不适,应及时找医生面诊,结合舌象、脉象等综合判断,制定个性化方案,避免盲目服用,确保用药安全有效。
身体不适不知咋辩证?公众号留言,我为你专业分析亲爱的各位网友,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本公众号的关注。
在交流中,我发现不少朋友面对身体小状况时,不知如何应对,也不了解自身中医辩证类型,存在健康困惑。
现向大家说明:欢迎在留言区留下健康问题,我会依据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,为大家做辩证分析。
但因网络交流限制,无法面对面详细诊断,所以我只能提供辩证思路,不能给出具体用药指导,望理解。
我会每天挑选并回答 几个网友的辩证问题,认真对待每一条留言并详细回复,希望能帮大家了解身体,树立正确健康观念。
本文内容原创,如有转载请标明 “转自中医罗华昌公众号”,侵权必究。最后,希望朋友们再关注《杏仁弘道》及《华康中医综合诊所》两个公众号,里面的内容同样精彩!
版|权|声|明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胜亿配资-中国股票配资-河南股票配资-配资利息计算公式一览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